【第1篇】
2014年,《開學第一課》第一次引入“;家風”;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在兩代人中間表達和傳承孝心、禮儀等。節目分為 “;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通過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展示家風的力量。
今年除撒貝寧、王小丫外,還有深受歡迎的 “;大拇哥”;何炅,央視新聞主播、“;睿智姐姐”;張泉靈加入主持陣營,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并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解釋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從本源上開啟主題。節目以生動、活潑、多元化的方式寓教于樂,帶領小學生去傳承父母身上的優秀習慣。
在今年的主講嘉賓中,有“;童話大王”;鄭淵潔、歌手容祖兒這樣的“;大人”;們,也有來自藏族武藝班孩子,更有歌手秦勇與兒子大珍珠這樣的父子檔,他們在舞臺上給我們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家風故事。
節目模擬課堂形式,在新生代中學生組合TF boys演唱的主題曲《開學第一課》中歡樂開場。100字日記 www.63gp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在“;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話帶來關于“;孝”;的解字之后,“;童話大王”;鄭淵潔作為本次第一堂課的嘉賓,給我們講述了他關于“;孝”;的家風。他的出場給現場的很多孩子帶來了驚喜。他向我們講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他說:“;在我寫《皮皮魯外傳》時,發現每天鋼筆水都是滿的,原來是父親每天給我的鋼筆灌水,這個舉動讓我堅定一定要孝敬父母,比如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甚至是為父母洗一次腳。”;同時,他認為讓父母放心也是“;孝”;。孩子們在鄭淵潔老師生動的演講中深刻感受到,孝敬父母,要從細節與小事做起。
【第2篇】
開學第一天,每個人都很愉快,都在互相講述著暑假的趣事。而在最后一堂課——班會上,我們提及了本校的一位不幸的女孩。
踩著上課鈴,老師步入教室,講起了班會話題——注意安全。不安全的事有很多,如觸電、溺水、玩火、打鬧等,這些安全隱患經常發生在小學生身上,而我們從小就知道安全的事及不安全的事,只是對它們不重視,所以有時才釀成了悲劇。
接著老師講起一件離我們較近的悲劇,是本校二年級七班的劉佀然的悲劇,這是發生在暑假8月的事。劉佀然是個善良可愛的小女孩,可在三姨家因煤氣罐爆炸使身上95%的皮膚嚴重燒傷。本因開學見到好朋友而高興的我們沉默了,劉佀然的病情仍未好轉,她不能上學,也不能與小朋友玩耍,全身包著厚厚的紗布,承受著燒傷的痛苦。
老師又問我們,若遇到劉佀然三姨家煤氣罐漏氣一事怎么辦?同學們紛紛舉手,大部分說的都是一個意思,輕輕關閘門再開窗通風,不然快速做摩擦力大,產生靜電,就會引起煤氣爆炸。
安全不是小事,我們應該重視,這次的班會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安全隱患和安全措施。老師希望我們為不幸的劉佀然捐款,我要為劉佀然捐獻10元錢,雖少,卻包含著我對她的希望及祝福。
【第3篇】
最近這幾天,電視經常播出楊利偉、郎朗等人關于“知識守護生命”的宣傳片段。開學第一天18:55,我急急忙忙趕回家打開電視機CCTV2頻道,觀看《開學第一課》,也是歐校長給我們布置的作業。
節目開始了,我喜愛的主持人王小丫和奧運女孩林妙可擔當第一節的班主任和班長,國家舉重隊的“夢八”成員當老師。他們的課題是發現生命的新潛能,來自我們廣東的29屆奧運會中國的首金得主陳燮霞分享是:永不放棄,超越自己。我心里真羨慕林妙可,既可以觸摸陳燮霞的金鑲玉的奧運會金牌,又可以模仿薩馬蘭奇先生、羅格先生那樣頒獎給中國的首金冠軍運動員。劉春紅這個6舉5破世界紀錄的奧運冠軍,還會繡十字繡,十字繡的作品作為禮品送給國際舉聯。我在這兒見識到她耐心和靜心的秘訣!最牛的校長早在2005年就訓練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的學生安全疏散,2008年5月12日地震時,2300多的師生在1分36秒全部有序且安全地從各教室撤到大操場上!驚人的奇跡啊!
林佳明和羅雪娟及奧帆隊的課題是“堅持”,方瓊和林浩及中國男籃隊的課題是“團隊”。對時間長達2小時電視大課,我還沒消化“十大黃金法則”呢!而我自己學急救知識還有一些收獲呢!
記得是6月30日中午,我在學校吃過中午飯,正在去洗碗的路上,看到一位一(2)班的男同學。這位同學的臉色有點蒼白,咬緊上下門牙,仔細一看他,原來他的大拇指第一指節中間位置被什么東西割破了,鮮血不斷地流出來了,他在強忍著疼痛。我走近一看,我覺得他受傷的位置是靠近靜脈的地方,我立刻叫他身邊陪伴的同學們出大力氣按住他的大拇指兩側。受傷的同學聽我說完,他自己使勁地用另外的手指緊緊地壓住出血拇指兩側,流鮮血的速度開始明顯的減慢了,他的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而我的心里也輕松了一點。我心里盼望著那位同學的血在一秒鐘內就可以止??!之后,我又去辦公室看看情況,那位同學一出來,就用燦爛陽光般的微笑望著我,我心里想我今天幫助了同學,我很快樂。多虧了媽媽和我在5月16日和5月22日分別參加了學校親子義工隊和市紅十字會的急救知識培訓班。中山青年志愿者的李醫生,給我們講解示范了現場急救。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