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尊老愛幼是一種美,互相謙讓是一種美,互相幫助也是一種美,在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一種美。
放暑假的時候,我和姥姥一起來到薊縣的九山頂度假。早聽說山里的水果特別好,一大早我們就來到集市上買水果。這里的水果可真多呀!有黃澄澄的梨、有紅彤彤的蘋果、有紫亮亮的李子……真是品種繁多、琳瑯滿目。我們走到一個攤位前挑選水果。攤主卻笑著對我說:“;你們別買我的水果,買這個小姑娘的吧!明天她考試,讓她早點賣完水果回家復習功課吧!”;順著攤主的手指,我們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守著一小籃水果,水果不多,在角落里很不起眼。
攤主看著我們不解的表情解釋道:“;這孩子可有志氣了,家里窮上不起學了,她自己賣水果掙錢讀書?!?聽了攤主的話我和姥姥都很感動。姥姥拿出50元錢遞給她,讓她買些學習用品,好好讀書,可是她卻怎么也不要。
我們很無奈,只好把她的水果都買下來。小姑娘認真地把水果裝進袋子里,稱了稱重量說:“;我的水果小,不如別人的好,給您算便宜些,一共十六元?!?姥姥遞給她50元,說:“;不用找了。”;她把袋子里所有的零錢都翻出來,還是找不開錢。她紅著臉問我們:“;您住哪家?我明天給您再送些水果去!”;我們說:“;不用了,這些就夠我們吃的了?!?我們離開了集市回到住的地方,這時小姑娘氣喘吁吁的趕來說“;我剛收拾好東西,就追你們來了,還好沒有把你們跟丟,現在知道你們住的地方了,明天我給您們就送水果來?!?
第二天一早,我剛起床,就看見一袋水靈靈的蘋果放在窗臺上,上面有個字條寫著:“;我還要趕回去考試,謝謝你們好心人,我一定好好讀書,長大改變我們山里貧窮的生活?!?
原來她是趕了十幾里山路特意給我們送水果來的??粗@些水果我仿佛又看見昨天那姐姐樸實的笑臉,仿佛聽到她快樂的笑聲。
這件事可能很平常,買水果的姐姐那自立堅韌的精神讓我難忘,這件事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
窗外雨朦朦朧朧的下著,雖然坐在顛簸的車子里,我的心情卻非常的快樂,因為今天我終于可以去太子灣公園游玩了。
走進大門抬頭望去“;第十七屆郁金香大會”;幾個大字赫然出現在眼前。這時一陣香風吹來,身邊立即彌漫著郁金花的香氣。沿著鋪滿花的小道,我們到了珠簾壁,不經意間眼角忽然掠過一條山道,我喜歡冒險的心又上來了,于是我們改走山道。
走入山道深處,里面是一個和外面豁然不同的世界,參天的大樹遮去太陽的臉龐,只投下斑駁光亮,在春風中搖曳。綠葉在陽光中反射出抹抹幽光,偶爾幾聲鳥叫傾斜而出,偶爾調皮松鼠舞蹈枝椏。我被這大自然的氣息所震撼!呼吸著清新空氣,我們拾級而上,一路上我興致大發,和媽媽吟詩作對,心神完全沉浸在這大自然的美之中!
就在我們努力攀爬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幅令我十分驚奇的景象,一株不起眼的小花,生長在石縫中,那些葉子卻仍青翠欲滴,潔白的小花正允吸著雨后的露珠。那副樣子似乎還很享受,我在疑惑,是什么使這株一折就能折斷的小花能沖破石頭的阻攔,在艱難的環境中仍能生長。一朵平常無奇的小花,卻能在如此惡虐的環境中生長,沒有人的澆灌,只靠老天賜予的雨水,不要說肥沃的土地,連活動腿腳都不方便,相比太子灣公園的郁金香花,它有一種脫俗的美。郁金香雖然美但那是人工培育的,施肥,松土,優越的環境生長的。而那株小花,生長在兩塊石頭中間,倍受壓力,但它依然,頑強,健康,蓬勃的生長,給人一種震撼,這是生命的震撼。
想到我平時的生活,頓時感到一陣陣的汗顏,我連一棵小草也比不上,平時被爸爸媽媽嬌寵慣養,卻仍不滿意,時常發出感嘆:生活中為什么有那么多挫折。相比這一株小花,我的生活環境是多么優越!所以我更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現在的生活,多吃些苦。
這次游玩讓我懂得那么多道理,真是不虛此行!
很多人認為美就是一種時尚,是穿著高跟鞋,穿著打底褲,走起路來扛著包裹戴著金戒指;還有人認為美則是一種長相的美,只要披頭長發,眼睫毛垂的很長。而我卻認為,美不是時髦也不能看長相,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
我帶著在羊山新區圖書館借閱的書,準備去那里將書歸還,我帶著一絲喜悅跳上公交車,上來就搶到了一個位置極好的座位。緊接著上來一位老奶奶,面目滄桑的她大約有七八十歲的高齡,由于車上都沒有空座位,所以老奶奶只好站著。突然,一個女孩費力的站起來,捏著座位上的扶手看起來幾乎只有手在用力,她雙手攙著雙拐,她站起來時將近用盡了全部力氣。
她的身世讓我驚呆了,我這才發現她是個殘疾的小姑娘。她朝老奶奶揮揮手,示意她過去,老奶奶連忙說:“;姑娘,你必須做著,萬一摔倒了該咋辦?!?“;沒事的,老奶奶,您就坐在這里吧!放心吧,我的腿不成問題。”;老奶奶感激的坐在座位上,我想老奶奶這會兒肯定在心中感激她。公交車不停地顛簸使小姑娘不時的搖晃,好像隨時都會摔倒,看著小女孩兒給老奶奶讓位置,我不禁在心中暗暗敬佩她尊敬老人的一種精神。
她身患殘疾,卻能給老奶奶讓座位,一種多么需要發揚光大的尊老愛幼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卻坐在座位上,現在想起來不禁有些慚愧。我立刻站起來給小姑娘讓座位,小姑娘連連說謝謝。我倒覺得我應該感謝她,因為是她才使我懂得了要有愛心,要熱情的面對生活,我將傳遞這種美……
世上并不缺少美,只不過缺少美的眼睛罷了。我敬佩小姑娘的熱心,假如世界上處處都是美的話,人間將充滿美好!
清晨推開窗子,迎面撲來的是涼絲絲的風,看著被白霧籠罩的大地,也別有一番滋味,記得小的時候,夏天,媽媽會帶著我來到院子里,背倚著大樹,讓我坐下,給我講故事……許許多多的回憶映入我的眼簾。
那些事,有的像過眼云煙,有的卻像樹根一樣,深深的扎進我的心里。小的時候,總是以為媽媽還很年輕,所以任性調皮,搞惡作劇,把媽媽弄得暈頭轉向,現在的媽媽還是那樣有活力嗎?還經得住我們這樣輪番的“;轟炸”;嗎?
不了,我們的媽媽在逐漸衰老,我們在逐漸長大,媽媽一點點變虛弱,而我們卻在一點點變強大!
早晨透過薄霧,隱隱約約看見媽媽依坐在陽臺上,一針一線的縫著我的衣服,我想,她這么早起來縫衣服,是為了不影響我的睡眠吧。
以前媽媽也經常很早起來幫我縫衣服,看著這今天媽媽的背影,不再那樣挺拔,不再那樣有力,眼睛也不那么好使了,可依然那樣愛著我們,就算世界都變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變。
晚上我和媽媽在院子里,沐浴著月光,因為明晚有“;月全食”;,我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媽媽身上,不知何時,媽媽那一頭烏黑發亮的卷發,竟被滿頭的銀發覆蓋,眼睛旁邊的紋理,越來越密,原本只有幾條的皺紋,也不知在何時增加了新的成員。
媽媽看著我,微微的笑,笑得不再那么甜,那么柔了。仿佛一夜之間,媽媽老了幾十歲,好長時間沒和媽媽這樣坐在一起對視了,媽媽好像,再也沒有能力去照顧我了,是我該照顧媽媽的時候了。
看,只需要眼睛;看見,看懂,則需要靈魂和心靈。只有看懂,才能看見生命的靈性,人性的善惡,人情的冷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看見的作文六年級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哇!”隨著組長的一聲驚叫,我望了過去,只見她滿臉驚詫地問我:“是誰每天在你的家校上面簽字呀?”我莫名:“我媽呀,怎么了?”
“我以前沒注意,今天偶然看到了,你媽媽好負責呀,每天給你寫這么多的話!”組長的聲音中充滿了羨慕。
我拿過自己的家校,一頁一頁地往前翻,11月5日,11月4日……直至開學的那一天,媽媽每天在我的家校本上寫下密密麻麻的留言,不僅有對我的鼓勵和期望,也有對每一次考試的分析總結,還有好詞好句分享,更多的是和班主任的溝通和交流。字里行間,全是對我的關注和教育??晌颐刻齑蜷_家校、關上家校卻從沒有認真的去感受和體會。
那一刻,淚水無聲滑落。我看見,她如大海般深沉寬廣的愛,第一次深深體會到什么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那一天,我沮喪的回到家,倒不是因為考砸了,而是一件更丟臉的事兒——上課講小話,被老師抓了現行。我心里那個懊悔喲,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我壯著膽子向媽媽坦白,發誓再也不講小話了。媽媽無奈地笑著對我說:“平時生龍活虎,被抓到就坦白從寬,你真是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呀!講小話在你眼里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兒,但在媽媽眼里,這是很重要的事。這是一個人行為素質的體現,上課講小話,既沒有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又讓你失去了獲得知識的寶貴機會。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倘若你是老師,你的勞動成果被如此踐踏,你會怎么想呢?你已經是八年級的學生了,希望以后不要再犯這種錯誤啦!”
話畢,她又轉身去廚房忙活了,我呆呆的在那兒想了很久,從那以后我上課再也沒有講過一次小話,學習專注度提高很快,成績也有了明顯提升。
當我每一次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每一次被網絡和手機所吸引無心學習時,我看見,媽媽用一顆包容溫暖的心激勵我自我控制、嚴于律己、勤學向上;當我每一次犯錯,每一次遭遇困難和挫折時,我看見,媽媽用一顆平和堅定的心鼓勵我勇于改正、直面挫折、迎難而上……
在我慢慢成長和蛻變的歲月里,我看見這世上最愛我的人,永遠陪伴著我的身影,讓我學會愛和美好。
看,是一種感官,隨時隨地,每時每刻。
而看見,卻是一份心和執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天我們都用眼睛探索著世界,摸索著生活,感受外界花花綠綠的新鮮,卻很少帶著心去留意,去看見。日記100字 www.63gp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或許,看見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可能會疑惑,看見還不簡單嗎?一雙明亮的眼睛,足矣。那你就錯了,看見更需要的是頭腦,是靈魂??匆?,或許便是一門藝術。
央視主持人柴靜在采訪過程中記錄整理成了一本訪談錄,書名便是《看見》。里面的內容多是她走進人們,用心感受而得。因此,她說這次“看見”收獲頗豐。
同樣是一位主持人,亞妮在事業正純青,名聲蒸蒸日上的時候,毅然絕然地放棄了原本光鮮亮麗的主持人工作,在綿延的太行山深處尋找了一群特殊的人群——沒眼人。十年里,她同沒眼人一起生活,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沒眼人展開心與心的對話,傾聽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對光明的渴望。她四處舉債,變賣房產,只為以膠片的形式記錄下他們的一生,讓更多的人知道左權這群沒眼人的故事。雖只是傾聽彼此心靈的囈語,她卻用了心,用了頭腦和靈魂。這是一場無聲的傾聽,從陌生到認識,到相知。即便是沒眼,也是看見。
然而,面對柴靜的看見,亞妮和沒眼人的看見,我們不禁自慚形穢,陳年舊事又浮上心頭。
那個稚嫩的幼小的生命躺在汽車底下,鮮血淋漓,血肉模糊。無數路人路過,看……
無數路人經過,卻沒有“看見”……
這“看見”揭露了世態的丑惡,人情淡薄。
在如今輕浮的社會,無數人看向花花綠綠的外界,卻終是沒有人停下腳步,不舍得回眸,佇足。
這淡泊的世態人情,所有人都匆匆,一笑而過。所有繁復雜都變得“通透”。
連“看見”也變成了“看”……
故事的開始在一個公交站。
我與媽媽、奶奶一道去商場,一起步行至公交站前準備乘車。車進站的一瞬間,人們蜂擁而上,憑借力量向上擠。遠處有一位拄著拐杖、頭發灰白的太太,在陽光照耀下,她的發堆像沉積了歲月的灰,掩埋著已去的蒼勁的黑亮,盡歸于干枯黯淡的灰白。她顫顫巍巍地最后一個擠上車來。
車廂里,大家自顧自玩手機或說話,都沒注意到角落的老太太。大家都不看她,好像她消失在喧鬧的人群中了。我們一家人也站著,旁邊座位上的一個叔叔看了看奶奶,立刻站了起來:“你們坐吧!”我們便趕緊讓奶奶坐過去。我不由多看了這個叔叔兩眼,從他挺拔的身影中,我看到了讓人溫暖的善良。
廣播持續在響,人們陸續下車。我跟前的座位上也有人下車,我趕緊直接一屁股坐下。
百無聊賴的我從車窗反光的玻璃上看到了自己,臉頰紅潤,頭發烏黑。不知怎地我心虛地從人群中搜索了一下那位陌生老太太,光縷交織的暗角,老太太仍舊憔悴。她盡力握緊欄桿,靠一根拐杖來支撐自己身體,使之不會摔倒,她和鏡中的“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衰老枯槁,一個飽滿新鮮,但我覺得自己朝氣蓬勃的臉,并不好看,干凈的玻璃上,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自私與不安。我能不能像那位善良的叔叔一樣,把座位也讓給她呢?我猶豫了。
“吱——”公交車一個急剎車、我不禁向前一傾。再看那位太太,來不及反應,一個趔趄使身子歪向一邊,差點因為失去平衡而倒在地上,本以為一定有好心人扶她,幫助她,慰問她。
可惜,沒有。
老太太已擎著欄桿末端,一點一點的走回原來的地方。一股按捺不住的力量沖到我的腿上,我“霍”地站起來,輕輕拍了拍她:“奶奶,您坐?!苯K于看清她的面籠,蠟黃干枯的皮膚,樸素而干凈的衣服。她干癟的嘴發出沙啞的聲音:“謝謝你,小朋友?!?/p>
我再次望了一眼反光玻璃窗,處于生命少年階段的我,穩穩地站著,而處于生命暮年的老太太,在座位上穩穩地坐著,隨著汽車的顛簸,一老一少的臉,都模模糊糊地投射在玻璃上,但我清晰地看見,我們的臉上,都發出了明朗愉悅的光芒。
婆娑的背影在寒風中發抖地前進著,那是誰?為何我會不禁濕了眼眶,究竟,是誰……
我舒適地坐在汽車后座,漫不經心地環掃著周圍的景色,始終在我面前的,是正專心開車的父親,我每天上學都是搭載父親的車,早餐中,看的最多的,其實還是當屬父親那一成不變的背影,高大且穩定。
一個剎車使我猝不及防,父親讓我先下了車,自己在那邊抽出鑰匙邊說:“你先走哈,我馬上跟來!”我垂下眼簾,轉了個身,邁開步子走著,我走得極慢,因為是在等父親跟上,果然,身后慢慢出現了一個只比我高那么一點的人,他加快了腳步往前大步邁去,超過了我,這才看見他穿著黑色襖子的上身,我立即篤定,那絕對是父親沒錯了!因為這個背影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無數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南方冬天的寒風簡直就像“冰刺”般,一“根根”扎進我心里,卻只能留下難以忘懷的冷。我趁機抬頭望了望父親,只見父親一人婆娑的背影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前進著,寒風一點兒一點兒灌進他的衣里,肆意侵略者,可父親卻走得很急促,令我有些跟不上了,便脫口說道:“爸,你慢些走,別摔著,”說完我立即將嘴埋進圍巾里,靜靜等候父親的回應及行動。
他漸漸放慢腳步,雙手也插進了褲子的兩側口袋,隨后便不緊不慢的說:“好?!备赣H的回答堅韌有力,讓我為之一振,不知怎的,不禁濕了眼眶,當輕輕滑落下一滴淚后,我若無其事的拭去,擦干眼淚,在我前面走著的是父親,是我的父親。僅僅是個背影,卻讓我如此觸目傷懷,霎那間,眼前的這個背影變得異常高大,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在映襯他。
高大且堅韌。
打小開始,父親的背影一直都是我的希望與寄托,以前是,現在是,以后更是!
我的祖母,出生在一個名不傳言的鄉村中,祖母出生時,還是一戰期間,烽火連城。
祖母的家,算是一個愛國的書香世家,底蘊深厚。但不知為何,祖母的父母皆是兩位封建主義者,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他們家是根深蒂固。
在他們家,女子是當奴隸來培養,不過只是比奴婢多了讀書的機會,加上名頭好聽些罷了。在祖母的家中,女子是不可上桌吃飯的,只可以在后廳食用飯菜。她們的飯菜遠不如前廳的豐盛,只算得上“食尚果腹”,就算是最便宜的青菜,也只是有一小盤,魚肉之類的更不必說,只算得上是嘗味道,根本不足以補充能量。
在這樣的環境中,祖母堅持了下來,一個人,憑借著她的聰慧,節省,在那個人吃人的社會中活了下來。這樣的環境,也將祖母由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蛻變成了一個持家有道的婦女。
在祖母六七歲時,鬧了大饑荒。那一年,萬畝土地顆粒無收,農民餓的餓死,累的累死。因失水,枯黃的土地上,土壤間多出了一條條裂縫,如同溝壑,將本暗黃的土地,隔絕開來。本應是直插云霄的樹木,一個個都聳拉著腦袋,眼角的魚尾紋愈發的深?;鸺t的烈陽,毫不客氣的吞噬著這篇土地上的植物,到處皆是一片蕭條的景象。
祖母家中即便是底蘊深厚,卻也是禁不起這折騰。那一年,祖母的飯菜是有一小碗的白米飯,幾片青菜,以及幾塊泛白的西瓜。那幾塊西瓜之下,總是黑漆漆的一片——那是成堆的西瓜籽。
西瓜籽,在現代人的眼中,并沒有什么用,遠遠沒有西瓜瓤來的解渴。祖母卻是將每餐的西瓜籽都收集起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祖母的西瓜籽足夠多了,祖母將她的后院中整理出一片空地,分成兩塊,一邊擺上竹簍,另一邊則是細細的沙地。祖母將一半的西瓜籽撒在了沙地里,另一半則是放在竹簍中,放在烈日下盡情烘烤。
那一年,在清涼的月光下,總是會出現一個嬌小的人影,在那個不引人注意的小小后院中,不斷的來來回回。風的“簌簌”聲,很好的隱藏了祖母翻西瓜籽的清響;那個朦朧的月光,隱藏了祖母的身影,掩蓋了生命的希望。夜,一如既往的緘默。
終于,祖母迎來了第一個小生命。那一個小小的綠芽,在一片黝黃的土地中,格外顯眼。它高揚著腦袋,毫不避諱的嘲笑烈日: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我出來了。
接著,便是那一個個精巧的小腦袋匆匆冒出,一片綠油油的小腦袋,在湛藍的天空下,隨風擺動。在那一片枯黃的大地上,它們象征著生命與希望。
又過了幾年,抗日戰爭爆發,祖母的故鄉也遭到牽連。日軍駐扎到了祖母的家中,肆意的揮霍祖母家中的人與物,祖母的父母都因愛國主義,在日軍入駐當地是自刎了。而祖母,冷靜的面對著這一切,當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過著自己的日子。
實際上,在日軍沒看到的西瓜地旁,一個狹小的門中,他們的敵人,正在熱火朝天的準備打敗他們的計劃。而所有的信息,都是我的祖母,偷偷告訴他們的敵人的。
在人的眼皮子底下,偷偷將情報送給他們的敵人,這份勇氣,著實令人驚嘆,而這份聰慧,斷不是常人所擁有的。
祖母,她沒看到,這最后的勝利;她沒看到,北京國旗升起的那一刻;她沒看到,日軍被擊退時那狼狽的模樣;她沒看到,新中國的欣欣向榮。但是,她看見了一切,沒有什么她是沒看見的。在她不顧生死存活,偷偷藏起了他們時,她看見了未來在她冒著生命危險,偷偷的給他們送情報時,她看見了未來;在她緩緩閉上眼時,那最后一眼,她看見了未來。
后院中,那一片嫩綠的小腦袋,他們都看見了,看見了那一切一切……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