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課鈴“叮呤呤”的響起,隨著數學老師史老師華麗麗地走進來,頓時,教室里更明亮了幾分。不知道是因為史老師太聰明了還是怎么的,只見他的頭頂光溜溜謝了一塊“不毛之地”,所以光一照,他就變成了“會移動的燈泡”。就這樣史老師還動不動撓頭,你說鬧心不鬧心啊!
還過史老師講課那叫一引人入勝,為什么呢?是因為他也老大不小了還動不動眉飛色舞“爬上爬下”和我們玩幽默。與他戴著厚厚眼鏡的書生樣孑真是大相徑庭。就比如有一次講個“雞兔同籠”問題,還像教幼兒園小寶寶一樣說:“小雞每只有兩根好吃的雞爪,小兔每只有四根好吃的免腿……”邊說還邊比劃兔子與雞的樣子,這架勢就像我們不會數數一樣,讓我們覺得既好玩又對史老師的“滿懷童真”表示無奈。但就是這樣有趣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感覺到45分鐘的數學課一晃就過去了。
他幽默不僅幽默在這個地方,而且還能巧妙化解尷尬。記得有一次史老師把一個問題拋下去,我同桌就剛好把手舉了起來,史老師滿心愉快地點了他回答,但其實我的同桌顧洋是想去廁所的,上課的氣氛頓時有些被破壞,但史老師很機智的地說了這樣幾句話:“顧洋同學對我們剛建好的大樓表示十分捧場啊,在家想上廁所都憋著,要到學校上,就是為了看一看我們高大上,全自動的洗手間!”此言一出只見得“語驚四座”,同學們傻了0.1秒后,開始瘋狂大笑起來!
雖然史老師很幽默,但是在這背后卻浸透了他的負責。學完體積計算后,他找來了一道比較難的圓錐體積問題,這里運用了初中“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所以比較難理解,老師嘰里呱啦在黑板上列了一大堆算式,又是用字母表示數,又是什么的講完一遍后,班級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沒聽懂,好了,史老師又眉飛色舞講了一遍,可是還是有兩個同學不清楚。當大家全都說不用再講了的時候,史老師一改往日的“童真”。十分嚴肅地說了這樣一段話:“老師的責任是什么,就是要教給你們更多的知識,讓你們掌握做題的方法?,F在還是有兩個同學沒明白,那么就是我沒盡到責任,大家想如果不明白這道題目的人是你,你還會這樣嗎?要顧慮別人的感受啊!”于是再次不厭其煩把這道幾何題又講了一遍。大家也被史老師的精神感動著。日記100字 www.63gp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但是如果哪一天你經過我們班門口時,聽到我們“放肆”的笑聲,不用多想,那一定是我們總是幽默,有時正經的史老師在上數學課。
本文語音版: